丽江芒果“亿元村”是如何炼成的?

今年3月,华坪县荣将镇和爱村(芒果)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长期默默无闻的和爱村一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芒果)产值超亿元村是怎样炼成的?5月17日,记者来到了和爱村进行采访。


丽江日报

远眺和爱村委会弄弄箐村小组。(本报记者 何世辉 摄)


发挥环境优势


和爱村位于荣将镇西北,地处果子山与轿顶山之间,面积78平方千米,有耕地3779亩,林地17996亩,荒坡3000亩。由西向东流淌的新庄河将和爱村分为南北两岸,新庄河北岸分布着1组至8组,新庄河南岸分布9组至15组,居住着汉、彝、傈僳等民族,有1026户4326人。

和爱村气候优越,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以及芒果、西瓜、冬早蔬菜等经济作物。

水利设施条件好。和爱村村中有新庄河,新庄河北有和爱渠,轿顶山半山有雾坪水库的灌渠,新庄河南有民主渠,果子山有腊姑河灌渠。

交通便利。华坪至宁蒗三级柏油路从和爱村北边穿过,华丽高速从和爱村南边半山经过,华坪至宁蒗柏油路与和爱村相连。

提高果品质量

和爱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于2000年开始大面积发展芒果。随着芒果种植面积的扩大,芒果的质量、品质、销售等问题凸现出来。

丽江日报

准备销售的芒果。(供图)


为解决芒果的质量、品质问题,和爱村党总支成立了和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采取“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将农户全部纳入集体经济合作社,并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合作社负责为农户提供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指导、农产品收购、就业岗位、聘用劳务等服务,并与丽江华坪原生态金芒果公司、昆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农资保障、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提高质量、品质。农户种出好的果子,能卖出好价钱。仅2022年,村合作社就邀请县、镇农业部门专家、销售能手给脱贫户和其他农户进行培训,共组织开展芒果、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用药指导、电商培训10余场次。

通过培训,大多数芒果种植户掌握了果树整形修剪、精准施肥用药、控花控果等技术。种植户通过牧果结合、生态种植,提高了芒果品质。

“为了种出好的芒果,村里正在考虑购买智能化程度高的无人机,统一开展芒果喷药服务,提高芒果的管护质量。”和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洪贵介绍说。

拓宽销售渠道

为帮村民销售好芒果等农产品,村党总支以和爱村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平台,与华坪县邮政公司合作,以7元/件的协议价(低于市场寄递价50%)寄递芒果,降低了电商成本,进而提升了群众收入。同时,通过为村民代寄芒果收取服务费,为村集体增收。2022年,村合作社累计为群众代销芒果30余吨,为农户实现增收36万余元,为群众代发芒果20余吨,村集体收益4200余元。与丽江华坪原生态金芒果公司合作,保底收购困难群众的尾果、次果,约定以保底价1.2元/千克的价格收购农户尾果、次果,提高收益。

丽江日报

和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洪贵在快手上直播带货,帮村民销售芒果。(供图)

芒果种植季节,上联芒果销售商,下联芒果种植大户的20余位芒果经纪人,他们熟悉了解了本村芒果种类和产量,到销售季节引进各地芒果收购商进村开展采摘、销售、物流。村内种植大户及芒果产量较高的农户大多通过芒果经纪人联系收购商统一采收。芒果产量中等的农户由金芒果公司或村合作社通过物流、电商、芒果代发等形式在线上销售。

村合作社还积极对接本地网红,通过直播带货拓宽芒果销售渠道。村合作社与乡野丽江娇子(粉丝量580万)、就叫大东好了(粉丝量130万)等本土网红合作,通过网络销售鲜芒果、芒果干、西瓜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户销售价格,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刘洪贵从2018年2月开始在快手上进行直播带货,粉丝量超10万。2022年,通过本地网红直播带货,累计直播带货420余次,为和爱村农户累计销售芒果鲜果5万千克、芒果干1500千克。刘洪贵说,他与湖北、山东、南京等40多个城市芒果消费者建立了微信群,并保证所销售芒果坏一个赔一个,坏一半赔一箱,他的芒果销售价格保持在9元/千克。

2022年,全村生产总值4.3亿元,芒果总产值3.7亿元,占全村生产总值的85.88%;人均纯收入19820元。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3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0万元。

目前,和爱村种植热农、圣心、凯特、鹰嘴等等10余个品种有机晚熟芒果19850亩,挂果18000余亩,占全村土地面积84.5%,覆盖了早、中、晚熟品种,采摘时期从每年6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月。全村1026户农户中,有968户种植了芒果,其中,种植50亩以上的农户达230余户;全村2360余名劳动力,有1900余名长期从事芒果种植兼西瓜种植;70%的农户每年种植芒果收入10多万元。

站在高处往北远眺和爱村委会弄弄箐村小组,轿顶山脚下曾经干枯的荒山荒坡和清一色的土墙房,如今已被绿色的芒果树覆盖,一栋栋现代的钢混结构房掩映在绿树丛中。


采写:丽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世辉

编辑:钱磊

校对:和玉松

二审:罗坪江

终审:张卫国

丽江日报


本文由昆明信息港机器人小明转载自"丽江日报"
广告热线: (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 (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 27799679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