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对云南的馈赠。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2022年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的昆明,同样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据统计,昆明有9个植被类型,20个植被亚型,56个群系,118个群丛,分别占云南植被类型的75%,占云南植被亚型的59%,占云南群系的33%,占云南群丛的56%。2022年10月出版的《昆明市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是国内第一个州市级完成的生物物种名录。
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认识云南,了解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你可以选择来到扶荔宫。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你就走进了一个微缩版的云南“植物王国”,莫奈花园般的生态景观让你从都市的喧嚣中一步进入“绿野仙境”,探秘神奇的植物世界,在轻嗅草木花香中感受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一步一景中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奇趣生活,更让人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本真。
“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以种有荔枝而得名。1986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为这所新建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温室群命名为“扶荔宫”。经多年建设,“扶荔宫”保存了特有、珍稀、濒危植物2500余种。
“扶荔宫”由主体温室、食虫植物馆、隐花植物馆、种子博物馆、兰花馆五个展馆组成。其中,以主体温室最为雄伟壮丽,整个温室占地4200平方米,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组成,温室内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扶荔宫”收藏的植物品种以我国的特有植物为主,收藏品种基本实现覆盖世界五大洲。食虫植物馆已保育展示食虫植物达680个分类单元,其中原生种有378种,数量为全国植物园之冠;隐花植物馆保育鹿角蕨等130余种蕨类植物及泥炭藓等60余种苔藓植物。
近年来,兰花植物已全部成为濒危植物。为此,“扶荔宫”建设的兰花馆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园艺元素,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馆内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600余种,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400余种。
种子博物馆,则是我国第一座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题的科学博物馆,犹如承载着生命共同体的诺亚方舟。馆内最壮观的就是由2040个亚克力柱构成的“种子墙”,每一个亚克力柱都封存了不同的植物种,有的是粮食,有的是香料,有的是饮品……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悬挂着的培养瓶组成的“种子星空”,色彩万千。
走进种子博物馆,一组色彩斑斓的种子照片尤为引人注目。讲解员介绍,种子虽然微小,却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全部密码,在不损伤种子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利用X光造影设备拍摄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种子或果实。科研人员能够从这些照片中读出其健康状态,借以判断是否具有保藏价值,而人们则可欣赏到种子精美的结构,领略植物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复杂和精妙。
植物世界令人类叹为观止,“见血封喉”的毒木之王,触目惊心的绞杀树,能吞噬老鼠的猪笼草……走进扶荔宫,便置身于神奇的植物世界。如果你也对神奇的植物世界,感兴趣,那么就赶快前往昆明植物园“扶荔宫”,一睹为快吧~








